通知公告

欢迎报考MK体育研究生!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2-22
  • 点击量:

欢迎您报考青岛大学MK体育研究生!


崇德守正      活力奋进


  

  

 

 

 

 

 

 

 

 

MK体育党委副书记、院长

许元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亲爱的同学们:

    崇德守正、活力奋进!如果你想探寻生命的奥秘,如果你想感受科学的魅力,请加入MK体育!让梦想之花在自信与担当中绽放、让理想之帆在拼搏与奋进中远航;匠心筑梦,砥砺前行,遇见生科就是遇见最美的自己,成长路上,我们期待与你同行!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MKsports简介

MK体育成立于2000下设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本专业设有巴斯德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有青岛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青岛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青岛大学水生生物技术研究院、岛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传感研究所、青岛大学天然色素研究所、青岛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青岛大学物理农业与植物中医学研究中心、功能性食品与健康应用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建设了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植物学、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生物学和生物与医药分别设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以及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具有从学士到博士的连续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引领、以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培养人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学院现拥有全职及柔性引进教职工7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联合国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杰青、德国洪堡学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学院多人次荣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教学名师、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大学优秀教师、青岛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及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1人,青岛市政协委员2人。

 

 

 

学科简介

学院设有设有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植物学、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生物学和生物与医药分别设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采用分类招生、分类培养。

植物学专业071001

专业主要开展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植物抗病机制、植物发育及分子调控以及植物生物反应器四个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重要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及演化规律,发现及利用新型植物源天然活性成分及代谢途径,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植物与病原的互作及植物抗病机制解析植物关键性状发育的分子基础,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定向生产药物疫苗酶制剂化工产品,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授予理学硕士

水生生物学专业071004

本专业以水生生物特别是经济鱼类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等手段 ,筛选鉴定关键基因和调控因子、构建功能分析平台,制备基因制品,在个体、组织、细胞、基因水平上开展免疫抗病、抗逆及对环境应答和环境适应的遗传学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开发研究;开展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规模化制备及应用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开发研究;为抗病抗逆等优良种质培育、病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水生保护、污染治理和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授予理学硕士

微生物专业071005

本专业主要开展微生物代谢与工程、微生物检测与控制、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进行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基因的克隆、工程菌构建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发酵调控手段研究外源基因在工程菌中的表达及工程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通过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纯化外源基因编码的重组蛋白及代谢产物,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通过多基因重组技术有目的地对微生物代谢途径进行修饰、改造,改变微生物特性,并与微生物基因调控、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构建新的代谢途径并生产特定目的产物。同时开展动物、植物及人体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机理、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基于核酸及蛋白分析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实现微生物与植物来源的具有抑菌或灭菌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结构解析,为动植物源微生物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进行资源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加强有益微生物在生物制品加工过程的应用和微生物中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功能组分的制备与理化性质研究。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授予理学硕士

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086001

     本专业设有微生物工程、食品生物工程、生物传感器与材料工程等三个研究方向,其中微生物工程研究方向着重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微生物工程菌、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建立相关工程菌的发酵工艺、直接将工程菌用于生产或利用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分离纯化发酵产物(如多肽、蛋白、生物活性小分子等)等方面的研究。食品生物工程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生物工程的技术和原理,开展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应用技术,功能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开发,或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食品分析检测等方面的研究。生物传感器和材料工程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展以生物敏感物质作为识别元件,通过理化转换器和信号放大,实现生物与化学分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或研究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授予工程硕士

食品工程专业086003

   本专业设有功能性食品与健康、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两个研究方向,其中功能性食品与健康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展食品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应用技术、功能性食品开发、营养与健康、或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科学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方向着重于利用食品工程技术和原理,研究食品中农药、兽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和生物毒素等的检测方法和技术,食品中有害因子产生途径和转化规律,开展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授予工程硕士


 

导师简介


 

植物

李荣贵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MK体育,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与研究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历任青岛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MK体育院长、青岛大学科技处处长等职,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主任委员。先后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市级科研奖励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先后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及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联系方式:Tel: 0532-85953710E-mail: lrg@qdu.edu.cn

 

李子超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新食品原料资源挖掘与高值化综合利用以及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在Chem Eng JCarbohyd PolymInt J Biol MacromolJ Mol LiqJ Funct FoodFoodsJ Sci Food AgriBrit J NutrBiomoleculesColloid Surface 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引用1500余次,多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并担任Chem Eng JJ Hazard MaterAppl Surface SciJ Colloid Interf Sci等近30家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并获首届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铜奖。

研究方向:

1、新食品原料资源高值化利用

2、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联系方式:E-mail: zlee3@163.com

 

郭群群

女,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市厅级基金项目及与企业合作横向科研项目共12项;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参与编写英文专著一部;参与的研究成果曾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成果奖各一项。2018-2019年年受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UTEP)进行学术交流一年。擅长天然活性物质分离、分析、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主要科研方向为植物及微生物源生物活性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

联系方式:18661927692gqunqun@163.com

 


水生生物学

陈松林

男,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物技术专家。青岛大学水生生物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功能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生物技术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 《水产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以及Marine Biotechnology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杂志编委等职务。长期从事鱼类种质冷冻保存、基因组解析、性别控制与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90多篇,包括Nature Genetics 2篇,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Genome Research1篇,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中华农业英才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和山东省突贡专家等荣誉称号,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研究方向:鱼类基因组和性状解析、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分子性控、良种创制。

联系方式:TEL: 0532-85844606   E-mailchensl@ysfri.ac.cn

 

沙珍霞

女,博士,教授、博导、青岛大学水生生物学科负责人,青岛大学水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水生生物学及水产生物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鱼类分子免疫和功能基因组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生态学建立了多个鱼类细胞系、发掘了大量免疫基因资源,揭示了多个免疫抗病基因、非编码RNA功能及调控机制、利用多组学技术探讨了浒苔腐败对鱼类的生态影响、开展了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筛选和功能鉴定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1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863课题及子课题5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先后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多篇,被SCI收录论文6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得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成果奖励15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水生生物学、生物工程与医药

联系方式:Tel0532-85953227E-mailshazhenxia@163.com

 

史鲲鹏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生态学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博士后,202011月入职MK体育。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生态学、经济类水生动物遗传育种的相关科研工作。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一作/共同一作6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青岛市博士后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水生生物学

联系方式:E-mailskp@qdu.edu.cn

 


微生物学

李景虹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基金委创新团队负责人。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生物电化学、单细胞分析化学及纳米电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 Nature Protocol.,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nal. 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应邀在Acc. Chem. Res., Chem. Rev., Chem. Soc. Rev.等期刊发表综述,论文被他引>51,000次,H-index 1162015-2020年连续五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任Chem. Soc. Rev., ACS Sensors,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Small Methods等期刊编委。

联系方式:E-maillavender1989@163.com(丁老师)

 

李长明

青岛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薄膜学会会士,汤森路透、科睿唯安和爱思唯尔全球材料和交叉学科高被引科学家。有高影响力SCI文章包括Nature Mater, Nature Energy, JACS, Phys Rev Let, Nanolett, ACS Nano,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Environ Energ science等顶尖杂志670余篇,专利200余项,引用30,500余次,H因子90,出版专著8部。曾任美国摩托罗拉首席科学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和生物工程系主任,先进生物纳米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国家重点科研专项评审会评专家、国家级特聘教授评审专家、国家长江特聘与讲座教授评审专家、国家奖评审专家。获摩托罗拉公司最高发明奖、新加坡南洋研究和创新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7)。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计划项目以及新加坡、美国与澳大利亚等科研项目80余项,共计3亿余科研基金。国际著名英文科学期刊“RSC Advances” 编委,”Nanoscale” ”Nanoscale Advances”(RSC)顾问成员和“Joule”(Cell)顾问成员,英文材料报道:能源主编。为全球知名科学家,在国际上与美、英、俄、欧、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有广泛的科研合作。

联系方式:E-mail: ecmli@swu.edu.cn

 

李荣贵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MK体育,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与研究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历任青岛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MK体育院长、青岛大学科技处处长等职,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主任委员。先后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市级科研奖励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先后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及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联系方式:Tel: 0532-85953710E-mail: lrg@qdu.edu.cn

 

许元红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MK体育院长,是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热点论文1篇,h指数32;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1部;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共1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计划项目等共12项;毕业生中分别考取了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17-2021连续五年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并获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青岛拔尖人才、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大学三八红旗手、青岛大学师德先进个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德国洪堡学者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1. 微生物检测灭杀材料及一体化装置研发

          2. 合成生物学/电化学固碳固氮研究;

3. 纳米酶与生物医学诊疗产品开发

联系方式:E-mailyhxu@qdu.edu.cn

 

刘爱骅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生物学与生物传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日本学术振兴会 fellow美国Sigma Xi科学研究协会杰出会员,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 入选者。2004年获日本东北大学药学博士学位,20042010年先后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及德克萨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02016年任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生物传感技术团队负责人。2016年被引进到青岛大学工作。长期从事微生物表面展示、抗体类似物和酶的研发,及其在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生物纳米医学、大健康与食品安全、生物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迄今,已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Bioresource Technology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Antiviral Research 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或一作论文80多篇, h指数39。受邀撰写英文合著4部,已在美国出版。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十几项。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任Scientific ReportsFrontiers in Bioscience等国际SCI期刊编委。

联系方式:15166035927E-mail: liuah@qdu.edu.cn

 

魏玉西

,博士,教授。分别于19877月、19907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工程系水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3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海洋化学专业(海藻化学与海洋药物方向)博士学位。曾于199810月赴德国Bayreuth大学生化所作访问学者(一年)。长期致力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海洋功能性食品研究,在贝类高值化利用领域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20项,研究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2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12篇;获省级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现为国家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评审专家,Toxicology and Industrial Health,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食品科学》、《渔业科学进展》、《中国海洋药物》、《海洋科学》、《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审稿专家,青岛市红藻研究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青岛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食品工业协会会员。2019-2022年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荣获第三届青岛大学青岛银行杯年度教学十佳、青岛大学优秀教师、青岛大学教育先锋、青岛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Tel0532-85959660e-mailyuxiw729@163.com

 

张弓

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微生物相关环境科学、电化学和材料化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工作。在电化学净水新机制、电极制备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SCI他引2000余次;在电化学反应器设计开发、电化学净水组合工艺研发方面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并获授权专利8项。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联系方式E-mail: gongzhang@rcees.ac.cn

 

石超

男,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现为MK体育教授,病原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微生物学、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委会委员,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青岛生物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市科技项目;发表高水平SC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 “J. Am. Chem. Soc.”, “Clin. Chem.”, “Anal. Chem.”, “Chem. Commun.”“Biosens. Bioelectron.”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 一区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件(第一申请人),其中4件已授权,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件;曾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科研领域:从事生命科学与分析科学交叉研究,涉及:分子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物传感、纳米生物学等。研究集中在核酸分析领域,致力于发展适宜于体外诊断领域(IVD)的核酸(基因)即时检测(POCT)新技术。已在核酸检测领域发表多篇原创性SCI收录论文,建立了新一代核酸检测技术基于变性泡介导的链置换扩增技术(简称SEA)。

研究方向:1)结合生物传感器和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免扩增的高通量核酸快速检测技术;2)基于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研发简单的适合于现场快检的核酸检测试剂盒;3)联用微流控芯片,打造集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一体的适宜于现场检测的智能化和微型化设备。

联系方式: E-mail: sc169@163.com

 

 孙海新

男,教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工学博士。主要从事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检测识别技术及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与开发,生物制品的研发与推广示范,先后主持科技创新项目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编著作1部。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职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曾获2010年与2012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山东省轻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方向:1)食品营养健康2)生物制品研发与示范。

主持项目:1)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项目(2012-2014);2)青岛市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专项(2012-2014);3)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2014-2016);4)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15-2016);5)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发展专项(2015-2016);6)青岛市人才特区工程项目(2016-2018);7)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2017-2020)。

联系方式:hisense_sun@sina.com

 

吴仕梅

女,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6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6--2010.6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已在Environ MicrobiolAppl Environ MicrobiolFront MicrobiolMar Drugs等经典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包括:1)抗菌与抗肿瘤的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发掘与利用;2)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3)微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菌与抗肿瘤作用机制。

联系方式15963284576;邮箱:shimeiwu2016@126.com

 

李姗姗

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9月获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师从陈洪渊院士;201811月以校四层次特聘教授引进青岛大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青岛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已在Chemical Science, Analytical Chemistr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2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目前主要从事单细胞分析、生物传感及肿瘤等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方向1: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在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方向2:新型多功能分子影像纳米探针的设计开发及在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联系方式:E-mail: lishanshan@qdu.edu.cn

 

高翔

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化学,重点关注海洋源提取物,如脂质、活性肽等对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及对肠道健康的调节机制。在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生物统计、微生物发酵、分离纯化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近3年,主持省部级自然科学类基金1项,国家博后及青岛市博后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若干。近5年,在活性、营养、代谢及分析等方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其他位次SCI收录论文若干。

联系方式:13361206713
邮箱:gaoxiang@qdu.edu.cnxx526916212@126.com

 

刘成珍

女,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07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导师:孙庆杰教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20.0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导师:汪东风教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 2018.9-2019.9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导师:David Julian McClements教授)。于20208月以特聘教授四层次加入MK体育。主要从事胶体递送体系、功能化智能生物材料、纳米仿生酶抑菌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在JAFCFood & functionFood hydrocolloid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h指数13。申请发明专利5项,参编著作1部。主持海洋活性物质多元运载体系的构建及机理研究—以虾青素为例(201861033)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岛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各1项。参加横向课题4项。

研究方向:

胶体递送体系、功能化智能生物材料、纳米仿生酶及抑菌治疗研究

联系方式:liuchengzhen2014@163.com

 

李阳

男,博士,山东德州人,1987年生,2005——2009年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生物科学专业学士学位;2009——2012年于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获发育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赴德国基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6年毕业,获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20年以青年卓越人才加入MK体育。目前已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主持科研项目一项

研究方向:病原体核酸的快速提取和检测。

邮箱:baskerville057@163.com

 

孙杰

女,博士,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青岛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20097月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粮油植物营养加工与综合利用等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2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6项,先后获得各级成果奖励11项,授权国家软件著作权32项。在《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Plos one》、《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入选烟台市双百人才工程。

研究方向:脂质营养与健康;粮油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联系方式:E-mail: sjj605@163.com

 

张艳

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1月毕业于燕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3月以特聘教授第五层次引进到青岛大学工作。目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青岛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及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NanoscaleElectrochimica Acta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生物电化学催化、生物传感应用、生物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邮箱:yan_zhang@qdu.edu.cn

 

牛玉生

男,教授,博士,山东省首批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专家,地质勘查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嗜盐菌)、改性生物炭盐碱地治理、耐盐植物培育及改良、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水土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目前已经主持国家风险勘查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及横向课题研究十余项,主持项目经费6800余万元;在Adv. Energy MaterAnal. ChemAdv. Optical MaterCarbon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中科院分区一区论文1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奖1项;获颁团体技术标准1项。

 

丁晓腾

女,博士,青岛大学 青年卓越人才硕士生导师。2012年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师从曲良体教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仿生酶的合成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与抑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J. Mater. Chem. AElectrochem. Commun.J. Mater. Chem. B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Energ. Environ. Sci.SmallNanoscale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5篇,申请专利1项,制定团体标准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1

研究方向:

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及应用;

2. 二维材料基纳米仿生酶及抑菌材料的制备及疾病诊疗应用。

联系方式:Emaillavender1989@163.com

 

郭磊

男,青岛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废弃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主持与海上油气生产设施腐蚀评估和修复技术、含油污水处置技术、固体废物处置技术及土壤地下水污染物调查研究等相关的横向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研究方向:

生物质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研究与工艺开发;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评估与土壤修复技术研发;腐蚀检测与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联系方式:xianger001@163.com

 

王新胜

男,博士,中共党员,山东临沂人,硕士生导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MK体育,2011-2013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14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博士后,201412月至20209月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工作,20209月入职MK体育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结构表征、物性测量及其在生物医学传感领域的应用;已在JACSAdv.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一作/共同一作10篇),2200余次引用,ORCIDhttps://orcid.org/0000-0001-5338-816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20750592021.01.01-2024.12.31)。

联系方式:wangxsh@qdu.edu.cn

 

张琰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20206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208月以“青年卓越人才”引进青岛大学MK体育/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工作。目前,已在Chem. Eng. J., Chem. Commun., ChemSus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32篇,总他引1500余次,H-index19Data from Web of Science, Aug. 2022)。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青岛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1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研究兴趣:

1.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2.可穿戴柔性生物电子;

3./离子电池等新型电化学储能体系

联系方式:yzhang_iacs@qdu.edu.cn

 


生物技术与工程

李景虹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基金委创新团队负责人。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生物电化学、单细胞分析化学及纳米电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 Nature Protocol.,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nal. 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应邀在Acc. Chem. Res., Chem. Rev., Chem. Soc. Rev.等期刊发表综述,论文被他引>51,000次,H-index 1162015-2020年连续五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任Chem. Soc. Rev., ACS Sensors,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Small Methods等期刊编委。

联系方式:E-maillavender1989@163.com(丁老师)

 

陈松林

男,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物技术专家。青岛大学水生生物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功能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生物技术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 《水产学报》编委会副主任以及Marine Biotechnology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杂志编委等职务。长期从事鱼类种质冷冻保存、基因组解析、性别控制与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90多篇,包括Nature Genetics 2篇,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Genome Research1篇,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中华农业英才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和山东省突贡专家等荣誉称号,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研究方向:鱼类基因组和性状解析、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分子性控、良种创制。

联系方式:TEL: 0532-85844606   E-mailchensl@ysfri.ac.cn

 

李长明

青岛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薄膜学会会士,汤森路透、科睿唯安和爱思唯尔全球材料和交叉学科高被引科学家。有高影响力SCI文章包括Nature Mater, Nature Energy, JACS, Phys Rev Let, Nanolett, ACS Nano,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Environ Energ science等顶尖杂志670余篇,专利200余项,引用30,500余次,H因子90,出版专著8部。曾任美国摩托罗拉首席科学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和生物工程系主任,先进生物纳米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国家重点科研专项评审会评专家、国家级特聘教授评审专家、国家长江特聘与讲座教授评审专家、国家奖评审专家。获摩托罗拉公司最高发明奖、新加坡南洋研究和创新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7)。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计划项目以及新加坡、美国与澳大利亚等科研项目80余项,共计3亿余科研基金。国际著名英文科学期刊“RSC Advances” 编委,”Nanoscale” ”Nanoscale Advances”(RSC)顾问成员和“Joule”(Cell)顾问成员,英文材料报道:能源主编。为全球知名科学家,在国际上与美、英、俄、欧、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有广泛的科研合作。

联系方式:E-mail: ecmli@swu.edu.cn

 

李荣贵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MK体育,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与研究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历任青岛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MK体育院长、青岛大学科技处处长等职,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主任委员。先后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市级科研奖励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先后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及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联系方式:Tel: 0532-85953710E-mail: lrg@qdu.edu.cn

 

许元红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MK体育院长,是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热点论文1篇,h指数32;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1部;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等共1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计划项目等共12项;毕业生中分别考取了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17-2021连续五年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并获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青岛拔尖人才、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大学三八红旗手、青岛大学师德先进个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德国洪堡学者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1. 微生物检测灭杀材料及一体化装置研发

 2. 合成生物学/电化学固碳固氮研究;

3. 纳米酶与生物医学诊疗产品开发

联系方式:E-mailyhxu@qdu.edu.cn

 

沙珍霞

女,博士,教授、博导、青岛大学水生生物学科负责人,青岛大学水生生物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水生生物学及水产生物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鱼类分子免疫和功能基因组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生态学建立了多个鱼类细胞系、发掘了大量免疫基因资源,揭示了多个免疫抗病基因、非编码RNA功能及调控机制、利用多组学技术探讨了浒苔腐败对鱼类的生态影响、开展了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筛选和功能鉴定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1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863课题及子课题5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先后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多篇,被SCI收录论文6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得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成果奖励15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水生生物学、生物工程与医药

联系方式:Tel0532-85953227E-mailshazhenxia@163.com

 

刘爱骅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生物学与生物传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日本学术振兴会 fellow美国Sigma Xi科学研究协会杰出会员,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 入选者。2004年获日本东北大学药学博士学位,20042010年先后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及德克萨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02016年任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生物传感技术团队负责人。2016年被引进到青岛大学工作。长期从事微生物表面展示、抗体类似物和酶的研发,及其在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生物纳米医学、大健康与食品安全、生物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迄今,已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Bioresource Technology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Antiviral Research 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或一作论文80多篇, h指数39。受邀撰写英文合著4部,已在美国出版。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十几项。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任Scientific ReportsFrontiers in Bioscience等国际SCI期刊编委。

联系方式:15166035927E-mail: liuah@qdu.edu.cn

 

石超

男,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现为MK体育教授,病原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微生物学、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委会委员,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青岛生物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市科技项目;发表高水平SC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 “J. Am. Chem. Soc.”, “Clin. Chem.”, “Anal. Chem.”, “Chem. Commun.”“Biosens. Bioelectron.”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 一区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件(第一申请人),其中4件已授权,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件;曾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科研领域:从事生命科学与分析科学交叉研究,涉及:分子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物传感、纳米生物学等。研究集中在核酸分析领域,致力于发展适宜于体外诊断领域(IVD)的核酸(基因)即时检测(POCT)新技术。已在核酸检测领域发表多篇原创性SCI收录论文,建立了新一代核酸检测技术基于变性泡介导的链置换扩增技术(简称SEA)。

研究方向:1)结合生物传感器和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免扩增的高通量核酸快速检测技术;2)基于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研发简单的适合于现场快检的核酸检测试剂盒;3)联用微流控芯片,打造集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一体的适宜于现场检测的智能化和微型化设备。

联系方式: E-mail: sc169@163.com

 

吴仕梅

女,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6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6--2010.6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已在Environ MicrobiolAppl Environ MicrobiolFront MicrobiolMar Drugs等经典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包括:1)抗菌与抗肿瘤的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发掘与利用;2)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3)微生物活性物质的抗菌与抗肿瘤作用机制。

联系方式15963284576;邮箱:shimeiwu2016@126.com

 

李姗姗

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9月获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师从陈洪渊院士;201811月以校四层次特聘教授引进青岛大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青岛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已在Chemical Science, Analytical Chemistr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2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目前主要从事单细胞分析、生物传感及肿瘤等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方向1: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在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方向2:新型多功能分子影像纳米探针的设计开发及在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联系方式:E-mail: lishanshan@qdu.edu.cn

 

郭群群

女,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市厅级基金项目及与企业合作横向科研项目共12项;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参与编写英文专著一部;参与的研究成果曾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成果奖各一项。2018-2019年年受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UTEP)进行学术交流一年。擅长天然活性物质分离、分析、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主要科研方向为植物及微生物源生物活性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

联系方式:18661927692gqunqun@163.com

 

张艳

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1月毕业于燕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3月以特聘教授第五层次引进到青岛大学工作。目前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青岛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及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NanoscaleElectrochimica Acta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生物电化学催化、生物传感应用、生物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邮箱:yan_zhang@qdu.edu.cn

 

张弓

男,教授,博士学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微生物相关环境科学、电化学和材料化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工作。在电化学净水新机制、电极制备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SCI他引2000余次;在电化学反应器设计开发、电化学净水组合工艺研发方面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并获授权专利8项。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联系方式E-mail: gongzhang@rcees.ac.cn

 

牛玉生

男,教授,博士学位,山东省首批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专家,地质勘查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嗜盐菌)、改性生物炭盐碱地治理、耐盐植物培育及改良、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水土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目前已经主持国家风险勘查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及横向课题研究十余项,主持项目经费6800余万元;在Adv. Energy MaterAnal. ChemAdv. Optical MaterCarbon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中科院分区一区论文1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奖1项;获颁团体技术标准1项。

 

郭磊

男,青岛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废弃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主持与海上油气生产设施腐蚀评估和修复技术、含油污水处置技术、固体废物处置技术及土壤地下水污染物调查研究等相关的横向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研究方向:

生物质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研究与工艺开发;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评估与土壤修复技术研发;腐蚀检测与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联系方式:xianger001@163.com

 

王新胜

男,博士,中共党员,山东临沂人,硕士生导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MK体育,2011-2013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14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博士后,201412月至20209月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工作,20209月入职MK体育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低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结构表征、物性测量及其在生物医学传感领域的应用;已在JACSAdv.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一作/共同一作10篇),2200余次引用,ORCIDhttps://orcid.org/0000-0001-5338-816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20750592021.01.01-2024.12.31)。

联系方式:wangxsh@qdu.edu.cn

 

孔令瑶

女,博士,硕士生导师,20151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69月加入MK体育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源头创新计划、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一项,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及粮食作物小麦为研究材料,挖掘优质抗逆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

 

联系电话:13864889365;邮箱:konglingyao@126.com

 

丁晓腾

女,博士,青岛大学 青年卓越人才硕士生导师。2012年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师从曲良体教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仿生酶的合成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与抑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J. Mater. Chem. AElectrochem. Commun.J. Mater. Chem. B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Energ. Environ. Sci.SmallNanoscale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5篇,申请专利1项,制定团体标准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1

研究方向:

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及应用;

2. 二维材料基纳米仿生酶及抑菌材料的制备及疾病诊疗应用。

联系方式:Emaillavender1989@163.com

 

史鲲鹏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生态学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博士后,202011月入职MK体育。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生态学、经济类水生动物遗传育种的相关科研工作。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一作/共同一作6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青岛市博士后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水生生物学

联系方式:E-mailskp@qdu.edu.cn

 

张琰

男,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20206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208月以“青年卓越人才”引进青岛大学MK体育/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工作。目前,已在Chem. Eng. J., Chem. Commun., ChemSus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32篇,总他引1500余次,H-index19Data from Web of Science, Aug. 2022)。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青岛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1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研究兴趣:

1.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2.可穿戴柔性生物电子;

3./离子电池等新型电化学储能体系

 


食品工程

魏玉西

,博士,教授。分别于19877月、19907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工程系水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3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海洋化学专业(海藻化学与海洋药物方向)博士学位。曾于199810月赴德国Bayreuth大学生化所作访问学者(一年)。长期致力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海洋功能性食品研究,在贝类高值化利用领域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20项,研究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2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12篇;获省级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现为国家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评审专家,Toxicology and Industrial Health,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食品科学》、《渔业科学进展》、《中国海洋药物》、《海洋科学》、《上海海洋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审稿专家,青岛市红藻研究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青岛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食品工业协会会员。2019-2022年山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荣获第三届青岛大学青岛银行杯年度教学十佳、青岛大学优秀教师、青岛大学教育先锋、青岛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Tel0532-85959660e-mailyuxiw729@163.com

 

 孙海新

男,教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工学博士。主要从事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检测识别技术及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与开发,生物制品的研发与推广示范,先后主持科技创新项目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编著作1部。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职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曾获2010年与2012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山东省轻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方向:1)食品营养健康2)生物制品研发与示范。

主持项目:1)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项目(2012-2014);2)青岛市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专项(2012-2014);3)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2014-2016);4)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15-2016);5)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发展专项(2015-2016);6)青岛市人才特区工程项目(2016-2018);7)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项目(2017-2020)。

联系方式:hisense_sun@sina.com

 

李子超

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新食品原料资源挖掘与高值化综合利用以及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Chem Eng JCarbohyd PolymInt J Biol MacromolJ Mol LiqJ Funct FoodFoodsJ Sci Food AgriBrit J NutrBiomoleculesColloid Surface 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引用1500余次,多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并担任Chem Eng JJ Hazard MaterAppl Surface SciJ Colloid Interf Sci30家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并获首届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铜奖。

研究方向:

1、新食品原料资源高值化利用

2、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联系方式:E-mail: zlee3@163.com

 

孙杰

女,博士,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特聘教授,青岛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20097月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粮油植物营养加工与综合利用等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2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6项,先后获得各级成果奖励11项,授权国家软件著作权32项。在《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Plos one》、《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入选烟台市双百人才工程。

研究方向:脂质营养与健康;粮油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联系方式:E-mail: sjj605@163.com

 

高翔

男,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化学,重点关注海洋源提取物,如脂质、活性肽等对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及对肠道健康的调节机制。在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生物统计、微生物发酵、分离纯化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近3年,主持省部级自然科学类基金1项,国家博后及青岛市博后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若干。近5年,在活性、营养、代谢及分析等方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10篇,其他位次SCI收录论文若干。

联系方式:13361206713
邮箱:gaoxiang@qdu.edu.cnxx526916212@126.com

 

刘成珍

女,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07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导师:孙庆杰教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20.0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导师:汪东风教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 2018.9-2019.9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导师:David Julian McClements教授)。于20208月以特聘教授四层次加入MK体育。主要从事胶体递送体系、功能化智能生物材料、纳米仿生酶抑菌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在JAFCFood & functionFood hydrocolloid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h指数13。申请发明专利5项,参编著作1部。主持海洋活性物质多元运载体系的构建及机理研究—以虾青素为例(201861033)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岛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各1项。参加横向课题4项。

研究方向:

胶体递送体系、功能化智能生物材料、纳米仿生酶及抑菌治疗研究

联系方式:liuchengzhen2014@163.com

 

李阳

男,山东德州人,1987年生,2005——2009年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生物科学专业学士学位;2009——2012年于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获发育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赴德国基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6年毕业,获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20年以青年卓越人才加入MK体育。目前已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主持科研项目一项

研究方向:病原体核酸的快速提取和检测。

邮箱:baskerville057@163.com

 


日常学术讲座采撷

 

李景虹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

报告主题:CRISPR生物化学分析

报告时间:2022514

 

 

陈松林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创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报告主题:鱼类重要性状遗传解析和分子育种

报告时间:20211214

 

 

戴黎明  院士   

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

凯斯先进碳科学和工程中心主任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报告主题:Functional Energy Materials: From 1D and 2D Polymers to 3D Carbon Nanomaterials

报告时间:2019927

 

 

陈卫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国家杰青、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报告主题:益生菌资源挖掘、整理与利用

报告时间:2018912

 

 

Muthukumaran Packirisamy

(穆图·马兰)院士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加拿大皇家科学学院院士        

加拿大工程学会会士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印度工程师学会会士                

加拿大机械工程学院会士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终身教授

报告主题:Convergence Through Nano-Bio Interactions

报告时间:2019711

 

 

郑雨植

韩国国立庆尚大学国际处  处长

韩国国立庆尚大学MK体育  教授

报告主题:Regulation of Freezing Tolerance by 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n Plant

报告时间:20191225

 

 

赵进东  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MK体育教授

报告主题:丝状蓝藻异形胞的格式形成及其分子机制

报告时间:2018116

 

                 

魏勋斌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院士Fellow

报告主题:从光无创监测肿瘤转移到光无创治疗老年痴呆症

报告时间:2019415

 

 

薛长湖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

报告主题: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与健康功能新产品的研发

报告时间:2018910

 










百年青大在等你!

活力生命欢迎你!

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MK体育!

探索生命奥秘、品味美好生活

真诚期待在平凡的道路上遇到不平凡的您!

 

考生咨询热线:

0532-8595 3227 / 13210896493 ( 温老师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

青岛大学浮山校区(西院)博雅楼

http:

 

 

MK体育|SPORT-MK体育国际|恩波利足球俱乐部赞助   版权所有

MK体育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Baidu
sogou